人民来论:以强监管护航医美行业发展
2021-10-27 17:44:52 人民网-观点频道 原创稿

假冒“三甲医院”等名义、虚构案例鼓吹疗效、用“软文”制造虚假评价……10月25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曝光10起近期查办的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,剑指时下三类较为严重的医美乱象,这既可以震慑不法商家,进一步规范医美市场竞争秩序,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敲响警钟,提醒人们要科学理性消费。

近年来,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,但与此同时,非法机构、无证医师以及假冒产品等乱象频出,屡受诟病。在利益的驱动下,有的医美机构虚构、夸大医生资历、医疗机构资质荣誉等,给消费者以服务品质保证的假象;有的一味鼓吹产品或服务疗效,通过虚假案例、虚构疗效夸大医美效果,却对风险、后遗症避而不谈;有的通过“刷单炒信”、假“种草笔记”等形式进行砸钱营销,误导公众。这些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,影响行业长远发展,也致使一些爱美人士频频“踩坑”,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。

爱美之心人皆有之。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,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。但是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,绝不能建立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纵容基础上。近年来,针对医美行业乱象,国家各有关部门曾出台过多个文件,多次开展专项行动,不断推进医美整治工作。2021年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、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,前9月查办相关案件71件、罚没金额355万元,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整治医美市场乱象的决心。

随着医美行业消费群体日益大众化,消费渗透率提升,低龄和刚接触医美的消费者增多。在此背景下,曝光典型案例,通过以案释法正当其时。医疗美容虽然能让人变得更美,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安全隐患。此外,“容貌出众与高素质、成功相关联”“整容可以改变命运”等扭曲的审美认知,“容貌焦虑”“身材焦虑”等情绪,都有可能是那些不良医美机构变相误导公众的营销手段。爱美一定要擦亮眼睛,切不可盲目跟风,盲目追逐审美潮流,冲动消费。

监管部门对医美行业下“狠手”,这既是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切实保障,也是出于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长远考虑。让医美回归本质,仍需要各方不懈努力。有关部门必须继续重拳出击规范医美宣传,强化违规广告整治,肃清行业环境。当然,仅仅依靠监管和执法还不够,行业协会等也要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来引导市场发展方向,企业商家更应通过扎实提升技术和服务来实现消费者变美的愿望。

热门推荐

文章排行

  1. 2022-09-16上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外资企业韧性十足
  2. 2022-08-17聚焦多毛症:神奇!没想到身体这些部位也能长毛!
  3. 2022-02-23第72集团军某旅运用驻地资源教育激励官兵
  4. 2022-02-23澳大利亚岛屿原住民状告政府 要求减少碳排放
  5. 2022-02-23王毅谈中国对阿富汗政策
  6. 2022-02-23火箭军某部发挥身边典型示范引领作用
  7. 2022-02-2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2021年第二批拖欠劳动报酬典型案件
  8. 2022-02-23第72集团军某旅运用驻地资源教育激励官兵
  9. 2022-02-23澳大利亚岛屿原住民状告政府 要求减少碳排放
  10. 2022-02-23王毅谈中国对阿富汗政策
  11. 2022-02-23火箭军某部发挥身边典型示范引领作用
  12. 2022-02-23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树立直面问题聚力研战鲜明导向
  13. 2022-02-23中国农业银行与全国工商联 共同推出“联企兴村贷”金融服务模式
  14. 2022-02-23中国驻美使馆:美方在国际上为“台独”势力撑腰打气“根本是徒劳的”
  15. 2022-02-23为啥“北方雨多、南方温高”?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谈今秋天气
  16. 2022-02-23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
  17. 2022-02-23国家统计局: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.3% 企业经营明显改善
  18. 2022-02-23中比建交50周年合作成果展在布鲁塞尔开幕
  19. 2022-02-23华润材料登陆深交所 成华润旗下第十四家上市公司
  20. 2022-02-23农业农村部: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